查看原文
其他

东方网 | 上外学者赵璧:社交媒体能否成为新冠谣言的“终结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东方智库Orientalthinktank Author 赵璧

●●●●
社交媒体“推特”即将推出一项新的反新冠虚假信息的举措,为那些对公众的危害不那么严重、但仍然会给人们认识疫情造成误导和困扰的误导性信息和说法打上标签,并附上查看相关已知事实和官方建议的链接,以提醒人们注意。这是推特在今年3月份宣布将对直接威胁公共健康和安全的帖文实行封杀账号和删帖之后,推出的又一项针对新冠病毒虚假信息的整治措施。
 
无独有偶,“脸书”也推行了类似的举措。根据“脸书”本周公布的报告,仅在4月份,它就在全球范围内对5,000万条与新冠病毒有关的内容应用了警告标签。据该公司称,95%的情况下人们不会再点击带有警告标签的内容,因此有效地阻止了虚假信息的进一步传播。“脸书”旗下的图片视频分享平台“照片墙”(Instagram)也从今年3月起积极识别并删除可能会对误信者产生危害的帖子。同时,WhatsApp公司7日也宣布,将限制用户转发信息的次数,以减少关联新冠疫情的信息传播,特别是虚假信息传播。
 
长久以来,社交媒体企业一直因为虚假信息而饱受指责,各家企业也都考虑和尝试过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比如推特自2016年年底起就开始试水用户举报制度,“脸书”也于同一时间开始尝试将不实内容用红色警告图标标记为“有争议”,但效果适得其反,反而加深了用户印象,因此于2017年12月宣布停止这一做法。新冠疫情的爆发,再次促使社交媒体公司进一步升级反虚假信息举措,以树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正面形象。
 
事实证明,社交媒体的这些举措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比如美国国务院全球接触中心特使兼协调员利亚·加布里埃尔5月8日称,据美国国务院研究人员发现,推特上新出现了一个“帮助中国扩大外宣中不实信息扩散的虚假账号网络”。该消息刚一发布,推特公司就迅速予以了否认,称已经对美国国务院前一天向该公司提供的5000多个账号进行了初步审查,发现许多账号属于政府实体、非政府组织和记者,还有一些账户实际上表示了反对中国的立场,并非中国方面操纵的“僵尸号”。美国媒体戏称,没想到推特的否认来得比中国还要快。
 
这也不是社交媒体企业第一次对美国国务院全球接触中心的说法发出质疑。今年2月,该中心就声称“有证据将新冠病毒的虚假信息与俄罗斯联系起来”,当时“脸书”和推特的高级员工曾公开要求国务院分享所谓“证据”,否则它们将有权把该声明作为“虚假信息”处理。
 
随着社交媒体企业的反谣言“组合拳”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用户们逐渐开始期待社交媒体是否最终能摆脱“虚假信息洪流”的恶名,转而成为新冠谣言的“终结者”呢?目前看来,社交媒体虽然有先进的技术加持,但所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短期内恐怕还难以找到完善的解决方案。
 
首先,新冠病毒从去年12月首次被发现距今不过5个月时间,人类对其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一方面,关于该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效药物、免疫力持续时间、二次感染的可能性等问题,科学家们至今尚无定论;另一方面,也有不同科学研究出现结论迥异的情况,这更让普通民众无所适从。新冠肺炎研究的“学术空白”和“自相矛盾”,使得对新冠“虚假信息”的判定工作变得格外困难。从被推特打上警告标签的内容来看,目前只有严重违背各国卫生主管部门官方信息的内容会被打上警告标签,而这些内容只占所有新冠虚假信息的很小一部分。
 
其次,在干预的范围和尺度上,社交媒体企业采取的仍然是“最小化”的策略。在社交媒体上,错误信息(misinformation)指非故意传播的有误信息;而虚假信息(disinformation)则带有故意传播错误信息的意图。二者虽然出发点有本质区别,但最终都会导致假新闻,都可能对读者造成误导。目前,社交媒体平台主要针对的还是故意的虚假信息,对于和事实有出入的错误信息,基本上仍然处于听之任之的状态。举个例子,欧美多国都已经出现了新冠病毒所引发的儿童罕见炎症综合症,英国已经有一名14岁的少年死亡。但目前推特上类似“新冠病毒对孩子没有影响”、“孩子将幸免于新冠疫情”等推文虽然和事实有所出入,但都没有被平台打上任何标记和提示。同时,即使是明显带有故意意图的虚假信息,只要不会造成“人身伤害”(physical harm),就不会成为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删帖对象。比如那些声称手机信号塔与新冠疫情之间存在关联的帖子,只要不鼓动浏览者对信号塔发动攻击,推特也未删除。
 
第三,即使社交媒体平台在人工智能或者其他用户的帮助下监测到了关于新冠肺炎的虚假信息,能够采取的惩罚和追责措施也非常有限。对于明确的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帖子,社交平台能做的只有删帖,即使是对于大肆鼓吹“新冠病毒无法靠接触传染,而是靠5G网络传播”的前足球评论员David Icke,“脸书”和YouTube能采取的终极措施也仅限于关闭其账号而已,而且他的账号也是最近才被删除的。在删除之前,他的一则指责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帮助策划了新冠疫情暴发的视频在YouTube上被浏览了不下3000万次,在YouTube所有新冠病毒相关视频中名列第27位。删号的措施与“5G新冠阴谋论”所导致的30多座英国5G基站遭到人为破坏的后果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更何况,造谣者即使在被删除账号以后,也可以通过更换邮箱或者身份的方式“重出江湖”,在其他社交媒体上申请新的账号继续传播谣言更是轻而易举。追责与造谣成本的严重不对等,将会更加助长某些居心险恶者在社交媒体上肆意散播谣言的气焰。


图片说明:英国媒体4月4日报道称,“5G技术导致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阴谋论,导致英国多处5G信号塔疑似遭人纵火。(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社交平台此轮针对新冠谣言的打击行动的长期执行力度如何,其后效还有待观察。比如,虽然推特方面表示,贴警告标签的措施将适用于所有发布误导性新冠消息的用户,包括各国首脑。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建议研究用注射消毒剂的方法来治疗新冠患者”的言论后,推特公司第二天表示,虽然相关话题已经被从“趋势”列表中删除,但特朗普的相关视频片段并不违反其新冠错误信息政策,因此不在删除或警告之列。各社交媒体平台是否会持续给予高级政要们更多的“优待”,对他们所发表各种不实言论持包容态度,还有待进一步的跟踪和观察。

 

社交媒体平台的这一系列举措能在多大程度上奏效,还存在不少其他的制约因素:比如部分右翼人士反而把社交媒体的警告标签视为一种荣誉勋章,而非引以为戒;社交媒体平台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还不够充分透明,无法对虚假信息实行协同反击;而且,比起用户个人捏造出来的虚假消息,出自成熟媒体机构的故意错误报道更具威胁性,而且传播范围也要大得多,而社交媒体对此类无视新闻职业道德的媒体毫无约束之力等等。

 

对于社交媒体企业来说,如何在保护个人言论自由和保护公共健康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是它们在新冠疫情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各社交媒体平台虽然在长期的失信压力之下,已经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打击虚假信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多方限制因素的制约之下,社交媒体距离成为新冠谣言的“终结者”的目标依然长路漫漫,绝非短时可期。



作者赵璧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来源 | 东方网




 相关阅读 

□ 上观新闻 | 上外学者姜锋:疫情加剧,德国还能再淡定吗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姜锋:呼唤合作抗疫东亚模式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姜锋:中欧面临共同的历史责任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陈壮鹰:瑞士成欧洲“孤岛”,严重疫情下孤军奋战

 解放日报 | 上外学者陈壮鹰  金淑琴:德国全面实施口罩强制令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上外学者程彤:新冠疫情下中国非通用外语人才培养指要

 上外学者程彤在伊朗主流媒体发表文章:澄清事实交流经验 促进理解展望未来

 光明日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携手抗击疫情 进一步提升金砖国家公共卫生合作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首次大规模疫情,欧盟协调受考验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全球“因病相依”,狭隘自保观要不得

 上外学者章玉贵参加凤凰卫视“万众一心 抗疫阻击战”特别节目,分析疫情对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影响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章玉贵:非常时期,美欧再启“国有化”药方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廉德瑰:疫情将重塑欧美与亚洲关系

 光明网 | 上外学者张红玲:疫情歧视的社会心理解析与应对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邹志强:中东疫情背后相似的原因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钮松:伊斯兰世界抗疫的总体性与多元性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章远:约旦呼吁“再全球化”背后——小国抗疫的难处和依靠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舒梦:抗议暂止,但疫情过后阿尔及利亚还能免于动荡吗?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广大  王玲宁:守望相助 打造中阿卫生健康共同体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程亚文:如何应对境外抗疫的新挑战

 环球网 | 上外学者马丽蓉:“种族歧视病毒”是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最大路障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马丽蓉:加强抗疫的 “中国叙事”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钱皓:同为联邦制国家,加拿大疫情为何比美国轻得多

 观察者网 | 上外学者钱皓:疫情中加拿大默默靠近中国,要和中国"联手"了

 光明网 | 上外学者张鹏:防控疫情亟需各国将主权级资源转化为直接行动力

 《文汇报》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前5起PHEIC始末,看中国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

 中新社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勿让全球防疫出现“双输”

 战疫@慕安会丨上外学者汤蓓: “上医医国”,经济链条畅通才能保障全球抗疫

 上外学者汤蓓@文汇讲堂:新冠肺炎的PHEIC警报4月底能否解除?中国带头支持世卫,全球抗疫会否减少弯路?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汤蓓:若对新冠病毒认知不充分,“群体免疫”就无从谈起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汤蓓:甩锅疫情恶化之责、掩盖党争——特朗普污名化疾病的政治私利

 上观新闻 | 上外学者汪段泳:我们为什么因为“扑朔迷离”的非洲担忧?

 东方网 | 上外学者汪段泳 王玲宁:新冠疫情非洲蔓延 国际社会担忧为哪般?

 人民网 | 上外学者范鸿达:面对不安的世界,中国更要定力与担当

 光明网 | 上外学者范鸿达:中国能赢得世界赞誉也要面对流言蜚语

 联合早报 | 上外学者邹志强:疫情里的中东难民群体

 新民晚报 | 上外学者陈越洋:阿拉伯国家智库为中国抗疫点赞

 伊拉克《晨报》| 上外学者陈越洋:阿拉伯各国政府积极应对疫情等多重考验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会花 王玲宁:共同抗击疫情,推动中国—中东欧17+1卫生合作更上层楼

 中国网 | 上外学者闵捷:合作抗“疫”践行新时代中阿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赵璧:新冠疫情——英国“心理脱欧”的“助力”还是“阻力”?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赵璧:12周扭转英国疫情?——政治家约翰逊可没这么说!

  新民周刊 | 上外学者赵璧:身在英国的我,看清了首相约翰逊的防疫“真面目”

  东方网 | 上外学者赵璧:英国真的放弃“群体免疫”了吗?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赵璧:英国抗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东方网 | 上外学者赵璧:约翰逊因病“缺席”,拉布能抵挡多久?

 文汇网 | 上外学者赵璧:英美能靠大规模的抗体检测“抄近道”吗?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弘源:疫情影响下,英国能否顺利“协议脱欧”?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沈赟璐:“三不”消极抗疫 或置瑞典于险地

 东方网 | 上外学者沈赟璐:瑞典“群体免疫”的神话还能延续多久?

 新民周刊 | 上外学者沈贇璐:瑞典即将在5月迎来群体免疫?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毛蕊  王玲宁:波兰暂禁外国人入境,全国停课关闭文娱场所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付博锐:“新冠民族主义”抬头,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瀚浥:疫情当前,印度面临哪些挑战?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金钰:日本为什么坚持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陈艺心:疫情发酵,党内初选占优的拜登会赢吗?

 环球网 | 上外学者马路遥  郭可:新冠疫情对国际传播格局的五大影响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高健: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光明网 | 上外学者王玲宁  邓惟佳:警惕全球传播时代“信息疫情”的危害

 中国青年报 | 上外学者王玲宁:战“疫”,公众沟通不可或缺

 学习时报 | 上外学者王玲宁 等:发挥传播功能有效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澎湃新闻 | 上外学子:数据解读中国的输入型病例都来自哪里

 上外学者俞祖成:疫情防控 需要健康“守门人”

 上外学者俞祖成:尽快构建城乡基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加强基层社区疫情防控能力建设

 社会科学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林光志:面对疫情,日本应急管理如何实践“人文关怀”?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黄佳陈:关怀疫情下的脆弱群体,社区在行动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王敏:台湾地区的早期反应与中期措施,当前局势可控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王金钰:日本疫情期间,志愿者活动为何陷入低迷状态

 团结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黄佳陈: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的脆弱群体关怀机制

 文汇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白瑞: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再认识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王金钰  俞祖成:如何理解日本针对疫情危机的“紧急事态宣言”

 联合时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黄佳陈:构建社区公共危机管理长效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王金钰:日本地方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机制中的联防联控

 中国社会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白瑞:疫情危机后社区人际裂痕需要重视和弥合
 解放日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等: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需重心下移
 中国社区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黄佳陈: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上外学者金锋:病毒肆虐,全球化意外“躺枪”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金锋:疫情激发欧盟强烈生存意志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王煜阿联酋疫情亲历记:抗疫措施可圈可点

 上观新闻 | 上外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赵婧:阿拉伯兄弟这样诠释“患难见真情”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